新闻频道
大势所趋!AI时代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阅读:912
网站管理员
发布于 2019-09-16 14:53
查看主页

“我坚定的认为智能时代应该是让人类更加关注自己、关注内心,更加懂得人类本身。


智能时代千万不要把精力花在技术上、花在设备上,而是要把我们的技术、设备花在人的进步身上、人的感受身上。


智能时代不应该也不能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8月26日,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身份出现的马云在中国智博会开幕式后的大数据智能化高峰会上这样说。


10分钟的演讲成了此次峰会的压轴戏。

1.jpg


马云认为:AI应该翻译成为机器智能,翻译成人工智能是人类把自己看得过大、过高。

马云认为:AI应该翻译成为机器智能,翻译成人工智能是人类把自己看得过大、过高。


智能世界有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


互联网是生产关系;

云计算是生产力;

大数据是生产资料。


未来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大计算这些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


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变智能的思想,引领未来的不是智能,引领未来的是智能背后人类的智慧。


动物讲究本能、机器讲究智能,人类必须坚持自己的智慧。


他说,过去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机器会变成人,但最终人应该更像人,机器更应该更像机器。机器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人类必须敬畏尊重机器的智能。很多事情对人类来讲很难,但机器非常容易,很多事情对机器很难,对人类来讲却非常容易。


他举例,人们不断在研究机器怎么样可以像手一样灵活,其实人类永远会比机器更加灵活。


蒸汽机从来没有模仿过人的双臂,汽车从来没有模仿过人的双腿,计算机绝对不能模仿人脑的思考。


所以,智能时代不应该也不能让人失业,而是把人从简单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2.jpg

持有类似的观点还有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持有类似的观点还有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


他在去年重庆召开的中国智博会上指出,外界对人工智能存在三大误区:


其一是认为人工智能就应该长得像人;

其二认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学习像人类一样思考;

其三是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



但一年过去,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误解正在慢慢消解。


今年智博会,李彦宏在开幕式及峰会上谈到自己对人工智能一些观察:


以前大家乐于讨论人工智能又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今天更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过去人们津津乐道无人驾驶汽车开上高速,今天更关注无人驾驶怎么能够保障安全、降低成本,并且如何能够在低速的环境下,在开放道路上跑起来;


过去长得像人的机器人可以上楼梯、跌倒了可以自己爬起来会成为热门话题,今天大家更多关注机器作为一个助理,能够给人带来多少价值。


这些,都是机器在为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服务。


另外,在整个被5G覆盖的会场,马云也谈了他对5G时代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1G、2G是以个人电脑PC为主,3G、4G以手机为主,而5G只要通电的都是端,所有通电的都会连接起来。


互联网时代是人与人、人与机器的关系,5G时代是机器与机器、端与端之间的关系,5G时代会把很多企业永远留在4G和3G时代,包括BAT。


他说,只有用好5G、尊重5G,并且担当起5G时代的创新和责任,才有可能进入5G时代。5G时代通讯最多不会超过20%,物联网将占80%以上,智能世界每个东西都会有一个芯片,而这些芯片之间会讲话、会计算、会付费、会交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发表,不代表网站立场,仅供参考,不构成引导等用途。 新闻频道 互联网
相关推荐
影响大数据和分析的5大趋势
比心之后 一派App宣布永久关停功能
虚拟币钱包开发详细的代码解决方案
支付宝互联互通最新进展:在全国范围实现中国银联收款码扫码互认
滴滴“点滴守护”宣布关停,返还之前分摊的全部费用